2023年12月1日至3日,第十六届中国卫生技术评估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复旦大学医学技术评估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办,复旦大学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估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卫生技术评估专委会协办,会议邀请了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以及医药企业等不同领域跨学科权威专家学者,围绕“创新方法与能力建设”主题进行专题报告和研讨,为卫生技术评估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思维和动力,切实发挥卫生技术评估成果的决策转化效能,助力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12月2日上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付晨副主任、上海市医疗保障局曹俊山副局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吴朝晖副理事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主任陈英耀教授等为大会致辞。本次大会强调了卫生技术评估在助力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公平高效高质的卫生系统构建、以及健康中国建设等方面的广阔发展空间。
在大会报告环节,围绕“卫生技术评估新挑战”、“卫生技术评估新趋势”等议题,李文秀、代涛、白飞、唐金陵等专家学者分别就真实世界数据支持医保决策、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医疗技术对患者就医体验的影响以及过度诊断等主题进行了深入分享和探讨;陈平雁、赵琨、吴晶和顾源远等专家分别就真实世界研究支持药物监管决策、创新医用耗材、践行卫生技术价值评估以及罕见病医保支付阈值调整等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和演讲。
2日下午,在安徽医科大学原副校长胡志教授的主持下,以“是否要建立卫生技术评估新学科”为主题的辩论环节首先由浙江大学董恒进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张研副教授分别作为正、反两方展开论述。随后,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俞卫院长、武汉大学张亮教授、沈阳药科大学孙利华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方宇副院长、成都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杨练副院长等专家围绕该辩论议题从不同角度和经验出发,对卫生技术评估未来发展和潜在的学科建设分享了各自的独到见解和观点。部分与会学者和观众参与了现场讨论。最后,由胡志教授做辩论总结,他指出,虽然不同专家学者在是否将卫生技术评估作为新学科的问题上存在不同观点,但不可否认卫生技术评估在我国医疗体系中的关键性。卫生技术评估的未来发展应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持续深耕,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理论和经验,同时结合国内独特的卫生体系和文化背景,以创新性的方法推动卫生技术评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论坛还设置了12个分论坛,涵盖了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的进展与挑战等多个议题。分论坛的主题既承接大会主论坛的报告,又在各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延伸。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负责人以及专业技术人员,从多个角度凝聚研究视野,分享了国内卫生技术评估领域的前沿热点和最新研究成果,生动展示了中国在卫生技术评估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各分论坛的口头报告和展示壁报吸引了大量与会者的积极参与和讨论。现场热烈的交流活动不仅促进了观点的碰撞和思想的交流,更激发了与会者的积极性。这不仅为学术讨论增添了更多的活力和深度,也有力促进了卫生技术评估各领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整个过程不仅展示了中国卫生技术评估领域的丰富多彩,也为未来的研究合作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青年专场也是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2日晚,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魏艳青年副研究员的主持下,来自不同背景和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学术研究和科研心得。中国药科大学唐文熙教授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3个方面,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作为青年教师如何突破职业成长中的瓶颈。潍坊医学院陈钟鸣教授结合自己的科研与工作经历,鼓励青年学者们在自我突破中不断成长,追求卓越。上海市儿童医院医务部王淼主任分享了他在科研道路上遇到的挑战和机遇,鼓励大家行稳致远、持续努力。复旦大学王沛副教授分享了自身从理工科到文科科研之路的转变,为与会观众带来了新的思考。青年论坛现场气氛轻松活跃,展现了中国卫生技术评估领域青年学者的新风貌。同时也为青年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术与职业发展交流平台。这一专场不仅丰富了论坛的多样性,也为年轻一代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分享和学术启迪。
3日上午,主论坛四“卫生技术评估新征程:器械评估怎么推进”在暨南大学蒋杰教授的主持下,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赵琨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杨莉研究员、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黄卫东教授、北京医药卫生经济研究会范长生副会长、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卫生技术评估研究部王海银主任等专家围绕该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其中,赵琨教授从设备和耗材两个方面讲述了医院场景下如何聚焦有关设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通过集采将有关耗材纳入医保目录。杨莉研究员以医院有关手术需进行第三方HTA报告以及肿瘤筛查中高通道测序等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出发,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医疗器械和药品的不同,指出可以借助真实世界证据助力医疗器械的临床应用。黄卫东教授指出医疗器械有其特殊性,应建立涵盖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有效统筹机制、制定相对透明及规范化的多维价值评估决策流程。范长生副会长指出医疗器械在服务价格等方面的确定标准难度较大,建议从国家层面驱动政策落地,充分发挥医疗器械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作用。王海银主任从部门融合不足、存在数据短板、流程效率有待提高、迭代更新速度快等四个方面,提出未来应建立医疗器械谈判准入机制、完善通用名管理制度、完善有关政策整体布局,将医疗器械更好嵌入医疗体系中。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善联教授做最后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的召开对促进我国卫生技术评估更好更快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指出,评估医疗器械既要遵守常规的PICOS原则,也要体现医疗器械的特异性,建议从医院视角进行有关医疗器械评估,将更具有实践情境性。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魏艳青年副研究员主持了论坛的颁奖仪式,薛迪教授和赵琨教授、王健教授和胡善联教授先后宣布了本届论坛壁报交流与口头发言评选的获奖者名单,并为获奖者颁奖。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不同高校和机构的119份摘要投稿,经专家评选,共30份入选口头发言,89份入选壁报展示;经征求个人意愿,有29份口头发言及72份壁报参与现场展示。最终来自山东大学、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南通大学医学院等单位的6位作者获得壁报交流评选一、二、三等奖,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暨南大学等单位的6位作者获得口头发言评选一、二、三等奖。
论坛最后,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主任陈英耀教授致闭幕词,他对参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同时祝愿所有的参会者通过此次学术论坛增进交流,为新时代中国卫生技术评估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共同助力健康中国的建设。
本届论坛聚焦我国HTA发展的需求、挑战以及实践应用与未来展望等热点议题,对新形势下HTA的创新理念与方法、如何将HTA更充分、更高质量地运用于决策实践,从而支持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论坛吸引了来自卫生健康各专业领域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参会者达到300余人,充分彰显了中国卫生技术评估论坛在促进HTA的交流传播、应用推广等方面发挥的引领作用。
展望“十四五”,重点实验室将积极对接国家和行业重大发展需求,致力于服务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及相关组织的管理决策与工作实践,旨在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HTA专业智库及卫生技术评估与信息传播交流区域合作平台。我们期待在未来推动HTA的前沿研究,促进HTA的全面发展,为卫生健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